高考作文題如何才能拿高分?南寧二中老師來
2019年全國Ⅲ卷的作文題,通過特定情景的引入,拉近教育主題。作文是高考語文科目的重頭戲。那么,高考作文題如何才能拿到高分?6月7日,南寧晚報邀請南寧二中高三語文備課組長鐘愷對今年廣西高考作文進行點評,并對下一屆考生備考高考作文提出了備考建議。鐘老師認為,考生要高度重視作文命題的價值導向,既要做到大觀天下,而且還要善于從細碎的生活中拾取靈感。
今年作文題分析
漫畫情景讓學生產生共鳴
高考語文一直按照“穩中求變、穩中求新”的原則進行改革,在價值導向上,更加符合時代社會需要,突出立德樹人、助推素質教育,發揮高考的育人功能;在考查目標上,更加強調考查學生的獨立思考與探究創新能力;在考試內容上,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外,增加了中國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學科素養上,進一步強化考查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以及表達得體、邏輯推斷等關鍵能力。
2019年全國Ⅲ卷的作文題,通過特定情景的引入,拉近教育主題,使考生在感受師生情誼、體驗情感溫度的同時產生強烈共鳴。作文題在材料組合上采用“文字+圖畫”的方式,突破了單文字或單漫畫的常規方式,兼顧了審題中讀文與讀圖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引導學生關注圖文材料。在寫作的語境上,設置了“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這一指令性任務。
聯系實際品出漫畫背后意義
解讀漫畫寓意,我們要整體地把握圖文,聯系生活、聯系時代,才能透過現象品出漫畫的“深味”。
作文材料選自“網紅”漫畫家林帝浣的作品。林帝浣,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現為中山醫科大學教師,人們都尊稱他小林老師。他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他的漫畫有時毒雞湯,有時冷幽默,有時也甜蜜美好,充滿了豁達睿智以及對世事的洞察。他的克難奮進的經歷對于18歲的青年來說極具感召力。其選取的漫畫形象直觀,文字“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是一句極具概括性、思想性的表達,為考生的寫作指明了寫作的方向。
從“畢業前最后一堂課”這一特殊的時刻入手:這是一個即將離別開始新的成長、新的征程的時刻,這是屬于青春的最美好而傷感的場景,這也是一個滿懷關愛和感恩的時刻。
從教師的言語“你們看看題,我看看你們”入手。這一句是期待與希望,眷戀與不舍。考生可以從中解讀出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期待與祝福,領悟老師的奉獻精神、園丁品格和責任意識。教師作為榜樣人物的品德示范將在學生成長歷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學生下筆不難,但是要寫出有溫度、有深度、有新意的作文,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從考生整體看漫畫并聯系實際入手。這幅漫畫倡導尊師重教,情感焦點在“師恩”二字,引導學生品格修行。這一代考生正是在父母、親人、師長和全社會的關切下成長,被寄予了厚望。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需要這一代人去勇敢承擔。再看看書,再努努力,再繼續奮斗,在這個偉大的征程上,這一代人將從前人的手中接過接力棒,砥礪前行!
總而言之,這道作文材料對寫作主題、寫作身份、寫作對象等方面都有或隱或現的情景要求,考生應當切合這些要求來寫作。
今后教學、備考建議
高度重視作文命題的價值導向
高考作為我國關注度最高的考試,作文命題的價值導向不容含糊。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立德樹人”。2017版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將“立德樹人”作為基本理念貫穿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于2018年12月25日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深化高考內容改革》指出:“高考要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奮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扭轉高中教學中重視智育、忽視德育的問題。要加強獨立思考、邏輯推理、信息加工、閱讀理解和應用寫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2019年全國Ⅲ卷的文字材料、漫畫材料與當下的主流意識形態完全契合,引領青年精神成長的意圖明顯。
強化考生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高考作文連續兩年考查的都是宏大主題的表達。2019年的高考作文命題更加重視考生的個性體驗,由對宏大主題的表達轉向對個體內部建設的討論。個體的價值選擇與行為方式不僅僅指向自身,更指向時代與國家的未來。因此,考生要大觀天下。只有強化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才能大觀天下。
倡導真寫作從生活中拾取靈感
2019年全國Ⅲ卷對于用心體悟生活、具備真正寫作能力的考生,這樣的作文題剛好。那么,針對高考作文彰顯核心素養、貼近現實生活、關注個性思維的特點,我們平時的作文訓練具體說來如何才能做到切實有效呢?南寧二中語文教研組組長彭俊姣老師認為:作文教學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引導學生切實關注成長,感悟人生;關注個性,砥礪品格;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辯證思維的良好習慣,努力形成真正的寫作能力,寫出有思想深度和個性特征的文章。南寧二中高三語文備課組的老師們正是在彭俊姣老師的引領下,秉持“語文源于生活,語文無處不在”的信條,長期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體悟生活:教學生真寫作,酣暢淋漓抒真情;教學生勤做思維體操,學會流暢表達;教學生深度閱讀,帶著思考和情感去閱讀每個文本,豐富閱讀儲備。以此形成真正的寫作能力,師生素養得以共同提升。
一起看看全國各地作文題(部分)
全國Ⅲ卷
適用地區:云南、廣西、貴州、四川、西藏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據“小林漫畫”作品改編)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全國Ⅰ卷
適用地區: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山東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國Ⅱ卷
適用地區: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陜西、重慶、海南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于祖國建設的新征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新時代青年奮勇接棒,宣誓“強國有我”。2049年,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接續奮斗……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后寫給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后寫給同學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后的觀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勛人物”的國慶節慰問信。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記者 黃穎 實習生 韋君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