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故事|一路向南,沿途皆是風景
////
“我的求職故事”征文活動從2014年至今,已連續舉辦8年。在這里,記錄著畢業生們為夢想在就業浪潮中搏擊、思索,以及步入社會時的心路歷程。希望這些故事帶給你沖破迷霧、突破自我、堅守夢想的力量,助你行你所行,無問西東。
求職故事
“211”部屬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碩士研究生……具備以上這些條件,在外界看來找個體面又滿意的工作可謂是輕而易舉,然而事實上,與同班的小伙伴相比,我的求職故事更為曲折,從西安到青島,再到杭州,最后是深圳,一路向南,沿途皆是風景。
2020年10月,我結束了在陜師大幼兒園的教育實習,正式投入到秋招的大部隊中,求職意向也在幼兒園教師和高校教師之間搖擺不定。
由于個人在實習期間的表現較為優異,陜師大幼兒園向我拋來了第一根橄欖枝,但在了解到薪資待遇的情況后,我猶豫了。因為對方是以人事代理的形式招錄,沒有正式編制,工資還是偏低的,而眾所周知,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強度并不低。其每天要面對班上30多個學齡前的孩子,工作內容包括了早晚兩次室內清潔,入園接待與晨檢、照顧幼兒進餐(三餐)、提示喝水與如廁、看顧午休、組織區域活動、教學活動、戶外活動等,要兼顧幼兒保育和教育,從早上七點半到崗至晚上六點下班(不含加班),工作節奏是比較快的,同時,備課與教研任務、環境創設任務、家園合作任務也時刻充斥著幼兒園教師的生活。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我國目前幼兒園教師的待遇普遍較低,以至于在業內有句戲言,“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來形容幼師這一職業。
考慮到工作強度和薪資收入不成正比,以及畢業后的購房壓力和生活壓力,我婉拒了陜師大幼兒園的,將目光轉移到了西安本地的民辦高校,因為即使告別了幼兒教育一線,轉而為幼師師資的培養貢獻力量也是非常值得的。在老師、師姐的幫助下,我先后向西安兩所高校(西安翻譯學院、西安外事學院)毛遂自薦,也收到了對方的積極回應。但經過一番調查,四千月薪的待遇又令我不禁陷入沉思。從那之后,我便將注意力投向全國,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希望能收獲一份與我的學歷、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圖1 自制就業信息匯總表)
從2020年的11月到2021年的2月,我持續在學校就業中心、高校人才網、前程無憂招聘網等各大招聘平臺搜尋信息,并及時更新個人就業信息匯總表(如圖1所示)。同時,我最大限度地動用身邊的親友力量去打聽各家招聘單位的實際情況與口碑,盡可能地掌握最真實詳盡的信息。之后,綜合考慮到薪資待遇、社會口碑、地理位置等因素,我優先向一所位于我本科所就讀省份山東省的民辦高校(青島濱海學院)發去了簡歷,然而直到3月中旬,仍不見對方有任何回信,我便在一陣失落中開始考慮其它地區的工作,即使我對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完全不熟悉。
隨著3月開學后春招大幕的拉開,我的焦慮情緒也愈發顯露,而我的導師李少梅老師及時發覺出我的情緒變化,對我予以關心、疏導和鼓勵,她建議我應該發揮性別優勢,投入到幼兒教育一線的教育實踐中,并對我今后的職業發展報以期待。在跟她進行了一番深入交流之后,我重拾起求職信心,在春招浪潮中開啟了新的激流勇進。
一襲春風綠長安,萬紫千紅花爭艷。在一次次的校園宣講會上,我了解到位于杭州的一家民營企業,H學前教育集團,并在其高薪待遇的吸引下投出了簡歷。與此同時,深圳市龍華區教育局在我校的宣講,尤其是其“有點錢,有點閑,有尊嚴”的宣傳語,也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這二者之間,出于地緣和親緣因素,我更傾向于杭州的單位,而該單位的線上面試也如期而至。面試之前,我利用網絡資源,全方位地準備了中英文自我介紹,專業面試問答模板50問以及個人才藝。面試當天,我依次經歷了自我介紹、專業類問答以及職業規劃交流三個環節,在短短40分鐘里,我的表達較為清晰流暢,得到了對方的肯定。但屏幕那頭的面試官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我的不尊重卻讓我感到些許失望,例如在我的作答結束后,對方遲遲沒有聲音反饋,實則是沒有在視頻那頭保持傾聽;在我與一位面試官交流的同時,另一位面試官的話筒沒有關閉且仍在與外界通話,有明顯的雜音影響到我的面試。很明顯,由于該單位沒有表現出對面試者應有的尊重,對于常常會留意細節的我來說,拒絕其是可想而知的。
有人說,找工作就像談戀愛,求職者和招聘單位從相識、相知到“相戀”,自始至終它都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求職者的我們既不必過于卑微,也不宜過于傲慢,真實全面地展現個人實力與自信狀態就好;但同時,如果招聘單位沒有表現出對求職者最基本的尊重,那么,我們來重新審視招聘單位則是非常必要的。
4月,我終于等來了深圳市龍華區教育局在北方地區的招聘(如圖2所示),我提前趕到面試所在地山東濟南,把相關的流程、面試的話術、準備的才藝展示練習再三,期望能夠得到面試官的青睞。面試當天,當我得知自己是北方地區入圍面試的唯一一個研究生時,心中便有了一定勝算。最終我以流利自信的表達、過硬的才藝展示以及機智風趣的臨場發揮,取得了較高的面試成績,并在跟教育局的領導老師溝通后,當場便簽訂了三方協議。自此,我的工作終于塵埃落定。
(圖2 深圳市龍華區教育局2021校招濟南考點面試現場)
回首這趟求職歷程,我也會感慨一句“世事無常,計劃趕不上變化”。作為一名陜西人,我最初的求職心態是留在省內,堅決不出省,誰成想在經歷了與各家單位的摩拳擦掌,和求職之路的一波三折之后,我竟然放棄了最初的想法,即將去到深造那樣一座號稱“中國最年輕的城市”。這背后,除了家人的支持以外,更多的是我自己的野心和勇氣,我想,既然人生只有一次,既然我兩年前拼盡全力從一所“雙非”高校考研來到“211”部屬高校,如今既有點能力、也有了學歷,那何嘗不趁著年輕去“北上廣深”闖蕩一番呢?或許還能沐浴著深圳特區改革開放的春風,實現小小的人生價值。但愿我不負所望,在能養活自己的同時,去開開眼界,學點真本事。
作者簡介
樊思煒
陜西漢中人,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專業碩士2021屆畢業生,讀研期間擔任專業負責人(班長)一職,曾榮獲三等積學獎學金,2019至2020學年校級優秀研究生、校園文化先進個人,現簽約深圳市龍華區教育局下屬公辦幼兒園。
作者寄語:
人生只有一次,既然我們有能力、有學歷、有勇氣,趁著年輕,何嘗不去“北上廣深”闖一番呢?
編輯 | 李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