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山西省中考語文試題評價及估分建議
2016年山西省中考語文試題評價及估分建議
2016年山西省中考已經塵埃落定。如果從試題命制方面看,語文試題應該說是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不僅試卷完全拋棄了以前比較穩定的結構,而且題型設計、題干設計、答案設計等等全部都打了考生一個措手不及。
當山西省所有考生、家長、老師幾乎都在一邊倒地批評這份試題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反思:真的是命題老師頭腦一熱、拍腦袋出的題嗎?非也。其實這份試題的誕生是早有征兆的。
首先,請仔細閱讀下面這兩段去年中考后,官方發布的、我們在班上大講特講的兩段話:
★ 2015 年山西省中考試題嚴格依據各科《課程標準》,突出體現了“考改促課改”及“兩增兩減”(減少知識性、技巧性試題,減少其難度;增加開放性試題,增加探究性試題)的命題要求,融合了國際 PISA 測試的先進理念,將學科素養、學生生活實踐與山西課改成果緊密結合,同時,結合各科《課程標準》中的“教學、活動建議”,重點落實對學生積極思考并運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各科試題結構穩定,適當加大了探究、開放題的比例,情境及設問新穎,試題面貌煥然一新。
★ “開放探究”試題比例繼續加大,目的是盡快轉變全省初中教與學的方式。各科均持續增加開放、探究題比例,2013年各科比例約為20%多,2014年約為30%,2015年則突破40%的比例。盡管這樣做倍增風險,但應試的地盤,在我省中考領域明顯縮小,尤其是與“活動建議”聯手后。
注意其中反復提到的PISA測試,注意其中反復強調的探究開放題型。大家只關注了120分有9道選擇題,卻沒有關注到,120分有80分是帶有探究開放性質的:答案不唯一,但有評分標準;答案不唯一,但有最好的;沒有關注到120分有80分是和寫作有關系的。
考前我們反復的強調的基于PISA的“探究開放”意在與此;我們反復強調的“讀寫結合·講練同步”也是意在于此。客觀說一句,如果在有關部門已經把PISA測試的閱讀素養說了三年,而到現在你都沒有聽說過PISA,你是沒有權利批評這份試卷的。
說實話,我在猛一看這份試卷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但細細品味下來會發現:根本不是有人說的三年語文白學了,而且,如果三年語文不好好學,是難以打高分的。
綜上所述,我對這份試題所表現出來的靈活性、綜合性、重基礎、重探究、重運用的導向還是非常贊成的。但愿以后的語文試題年年可以打考生一個措手不及,因為越是這樣,我們越要重視語文,越要踏踏實實地進行閱讀和寫作訓練。
接下來談談這份試題的估分。
試題的“讀·書”版塊共12分,預測不丟分。考生反映的《列子》一句出現的不同版本,應該都算對;
“讀·思”版塊的38分,選擇題錯誤都非常明顯,預測不丟分;個別同學居然不知道李逵打虎,丟分只能說是無語了;11題的C選項是幾年前山西省考過的原題,也應該是大講特講過的,如果丟分,也絕對是低級錯誤。
6題隨便寫一條就行、7題鏈接一則或幾則都可以。這兩道題在采分點上本身不存在丟分的可能性,但語言表述如果不條理、不清晰,沒有邏輯性,肯定是要扣至少1—2分語言分的。比如7題的示例1是條件復句;2是排比;3是對比;4是排比。沒有清晰的思路肯定是要扣分的。
13題是選擇題中最普遍丟分的,原因是,大家又忘記分層了。“言而無文,行而不遠”,這分明是兩句話,前一句是言和文,后一句是行和遠,這是假設復句。言是語言,文是文采,跟言行一致沒有任何關系。
第三版塊的“讀·寫”,是整份試卷中最難估分的。
很多人說中考沒有閱讀,其實是不對的。這一版塊都是閱讀和寫作的融合。15題、16題都是考PISA的信息提取的,大家應該還記得,太原二模中,9道閱讀考了4道全文查找的信息提取,這都是有征兆的。
14題,注意題干是兩位同學的觀點,你在做答案的時候,必須要合并成一個;必須把三個圈中的內容都分別概括進去,而且要表述清晰。示例1太籠統,最多給3分;示例2太概括,最多給4分;示例3最條理、最有邏輯性,給5分。此題可能普遍會丟至少1分。
15題,最好是選一個方向寫,否則容易寫亂。此題至少需要寫三點,最好用我們的結合題型答題思路完成:總分總,分用排比。沒有寫完整的、思路混亂的,至少要扣3分以上。
16題,因為采分點是非常明確的,15分主要也是看語言表述,評分標準同上題。主要扣分點是語言表述,普遍扣分至少在2分以上。
17題的大作文,議論和記敘都是可以的。但不管哪種文體,必須言而有物,必須語言非常生動有力。最好的寫法是:要么用咱們的精雕細刻寫記敘文,要么用咱們的黃金結構寫議論文。另外還要注意填空的詞和讀書是否聯系自然緊密;同時還要考慮5分的書寫。這樣一來,大作文的35分,如果扣題自然、結構清晰、內容具體、書寫整潔,可以估分在28分以上。前面這幾個方面,任意一個方面出現問題,分數一般都上不了25分。
這樣評估下來,語文分數跟去年的分數相比,均分應該要高些。我們的學員大部分應該是在100以上;103以上即算一類,105為一類中,107為一類上。
綜上所述,“細審題、深讀文、用方法、寫好話”的十二字策略,今年中考淡化了“方法”層面,而尤其加強了“審題、分層”和表述層面,這既是未來中考的方向,也是以后高考逐步變化的方向。
以上建議僅供大家參考,具體問題可以再和我在家長群里私聊估分。
預祝大家都能取得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