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臺春晚太懂了!2023春晚吉祥物“兔圓圓”
2023年1月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吉祥物“兔圓圓”,和總臺文創兔年生肖形象“兔團團”、“兔圓圓”等產品首次對外亮相。“兔團團”與“兔圓圓”,合起來就是團團圓圓,代表著中國人期盼家國團圓的美好愿景。
距春節只剩下幾天了,卯兔年即將到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的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吉祥物——“兔圓圓”,一經發布便喜提熱搜。
由科學故事加傳統文化演變而來的吉祥物——“兔圓圓”。
“兔圓圓”由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和春晚視覺設計團隊歷時4個月打磨完成。
整體形象在中國白兔基本特征的基礎上,融入了中國傳統工筆畫的審美風格,并采用3D立體建模技術完成。
豎直的耳朵、微昂的腦袋、明亮的大眼睛、挺起的胸脯,無不彰顯出奮進向上的精氣神。
2023年春晚主視覺標識從“兔圓圓”奔躍向上的姿態定格而來,同時又是草書“卯”字的幻化變體。于靜中生出動姿——卯字如開門之形,兔形躍動向上,卯兔躍開春門,新一年里踔厲奮發的新氣象躍然紙上。
“兔圓圓”標志性的四顆上門牙設計取自于“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態復原形象的典型特征。“安徽模鼠兔”是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兔形動物,生存時代為距今6200萬年的早古新世。兔圓圓身上不僅凝匯著大數據調研而來的全網受眾的喜好和期待,包藏著傳統文化中生肖兔的意蘊和美感,也創造性地呈現了中國科學家的科研成就。
所以“兔圓圓”不僅是傳統文化意義上的生肖兔,更是凝結中國科學家求索精神的中國白兔“祖先”。
從1983年至今,每一年的春晚都與我們歲歲相伴,為什么今年的“兔圓圓”能火出圈呢?
“兔子”的形象一直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兔”一直被視為吉祥之物。
兔為十二生肖之一,且與十二地支中的“卯”對應。而“卯”字描繪的又是草木萌芽的形象,寓意生機無限。
而中國古詩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更寄托詩人的人生抱負。兔子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自春秋時期就一直活躍在詩詞曲的文學舞臺上。
古人抒發人生感慨時說:“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無吪。”通過活潑靈動的兔子來抒寫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古人表達對浩瀚宇宙的想象時說:“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李白筆下的兔子,是月宮中辛勤搗藥的玉兔。
古人寄托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時說:“赤兔者瑞獸,王者盛德則至。”兔子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被稱為瑞獸,被視為吉利的征兆。
在神話故事中,它陪伴著嫦娥仙子;在八月中秋,它是民眾祭祀的兔兒爺……千百年來,兔子的形象已經深深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2023年,是農歷癸卯兔年,希望象征吉祥如意、闔家團圓的“兔圓圓”可以帶我們“兔”飛猛進、揚眉“兔”氣、前“兔”無量、大展宏“兔”!#春晚#見!
END